據媒體報道指出近期芯片價格飆漲5倍,如此大幅的漲價正導致國產手機企業面臨著要利潤還是要市場份額的兩難抉擇,原因是近幾年國產手機的持續漲價已引發消費者用腳投票。
在過去數年國產手機一直都在挑戰國內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的價格底線,試圖借此獲取更多的利潤,畢竟國內手機市場如今已基本被華米歐維和蘋果占有,它們合計占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已達到95%,其他中小手機品牌日漸被邊緣化,手機市場的競爭不再如以往那么激烈。
在國內手機市場格局穩定的情況下,手機企業紛紛提價,其中華為提價最為兇猛,不過華為雖然持續大幅提價,但是在去年的P40之前,P系列的定價都在4000元以下,直到去年的P40突破4000元,隨著華為的持續提價,小米OV也跟隨提價。
不過也正是在去年華為將P系列的定價突破4000元之后,市場給了它一個教訓。在國內手機市場, 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定價3999元的小米10銷量比華為P40更高,顯示出國內消費者對于國產旗艦手機的定價就在4000元以下;另一方面去年華為未有強調P40系列何時突破千萬,而之前的P30可是大舉宣傳僅85天銷量破千萬,這都說明P40系列的銷量不如預期般理想。
另外從國內手機銷量的數據也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國產手機持續提價已產生反感,在競爭激烈的時代,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曾接近4.5億部,而2020年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僅有3.08億,較高峰期明顯萎縮。
如此情況下就提醒著國產手機對它們旗艦手機的定價需要合理一些,然而如今芯片價格暴漲勢必給國產手機造成巨大壓力,如果它們不提價,那么就只能自行消化上漲的手機成本,降低利潤;但是如果提價的話就可能導致損失市場份額。
面對芯片價格的上漲,蘋果估計是最淡定的了,相比起安卓手機的凈利潤率只有個位數,蘋果的凈利潤率超過兩成,如此情況下即使芯片成本上漲,蘋果承受的壓力也較小,它的豐厚利潤足以消化掉上漲的芯片成本。
如果安卓手機企業被迫提高價格,那么對蘋果將會更加有利。去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華為P40突破4000元后,蘋果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上漲了11%;去年四季度以來由于華為面臨眾所周知的問題,蘋果更是成為最大的贏家,今年一季度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大舉增長94%。這意味著如果國產手機再度提價的話只會讓蘋果獲益更多。
總的來說,芯片價格暴漲,國產手機將再次面臨考驗,它們要么手機不漲價只能獨自承受利潤的下滑,要么就是提價導致市場份額的下滑;而對于蘋果來說,無論它是否漲價,目前在高端手機市場都已沒有安卓手機企業可以與它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