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論是產業變革還是技術迭代都在不斷加速演進,也使得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進入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隨著企業數據空前增長和擴張,加上混合多云、5G和邊緣計算、AI以及HPC等新場景和新應用的逐漸落地,給企業數據中心提出了更大的壓力。如何讓用戶獲得更高的數字化、智能化能力成了整個數據中心市場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AMD自2017年“重返”數據中心市場之后,先是發布了基于全新“Zen”架構的第一代AMD EPYC處理器“那不勒斯”,隨后在2019年8月又發布了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羅馬”,再到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米蘭”的亮相,可以說幾乎保持了每兩年就換代升級的節奏。AMD在數據中心市場也是大放異彩。
在2021年4月27日,AMD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AMD營收同比猛增了93%,達到34.5億美元,其中來自企業、嵌入式和半定制化部門的收入為13.5億美元,同比增長286%。AMD還將2021財年的總體指引由此前的年增長37%調整為50%。其中預計第二季度的收入將約為36億美元,上下浮動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6%,環比增長約4%,環比增長將主要受數據中心和游戲增長的推動。
據研究機構Mercury Research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服務器市場數據顯示,AMD在x86市場份額達到了8.9%。而隨著采用“Zen 3”架構代號“米蘭”的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發布,AMD將進一步擴大在服務器市場的競爭優勢。在剛剛結束的Computex2021展會上,AMD也確認了“Zen 4”架構核心將按計劃在2022年面世,基于“Zen 4”核心、采用5nm制程,代號為“Genoa”的下一代AMD EPYC處理器也將按期推出。
近日,AMD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企業與商用事業部總經理劉宏兵先生接受了《中國電子商情》的專訪,本次專訪暢談了AMD在數據中心市場產品演進路線和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看待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下業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等話題。
據了解,劉宏兵先生于2018年加入AMD DESG數據中心業務部門,目前擔任AMD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企業與商用事業部總經理,負責服務器產品的策略及營銷,并推動AMD在服務器垂直市場份額的增長。
此前,劉宏兵曾服務于思科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負責數據中心產品的大中華區業務。他在多家IT公司包括IBM,HP等工作長達20年以上,在半導體、自動化、網絡方面有著深入了解和豐富的經驗。憑借深刻的技術洞察和客戶關系,以及組建全新業務的經驗,之后劉宏兵先生加入AMD,并在短時間內帶動服務器業務的迅速增長。
圖注:AMD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企業與商用事業部總經理 劉宏兵
云計算、5G、AI、邊緣計算等新場景應用落地,近年IT公司對服務器需求有哪些改變?
AMD自2017年宣布重返數據中心市場后,幾乎保持了每兩年就換代升級的節奏,隨著云計算、5G、AI、邊緣計算等新場景和新應用的落地,您是如何看待數據中心市場的挑戰和機遇呢?
云計算、5G技術等新技術的普及和部署,都進一步對信息技術底層架構的算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比如5G技術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更高速更寬的數據傳輸通道,從而讓數據傳輸更實時高效。這也就催生了眾多圍繞5G的創新和應用,比如視頻類應用就得到了突飛猛進,可以在手機上觀看2K甚至是4K的高清電影視頻,還有現在非常流行的短視頻應用等等。
像視頻類這樣的應用會產生海量的數據,就會對后臺數據中心的數據處理能力、計算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戰,對信息技術底層架構的算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要實時地為應用提供充足的算力支持。AMD今年發布的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基于“Zen 3”架構、采用先進的7nm制程,以超高核心數、高I/O帶寬、大內存容量、高安全性等特征,能夠滿足新趨勢下各行業對更高算力的需求。
您曾服務于多家國際知名IT巨頭,從您的工作經歷來看,這些年來IT公司對于服務器的需求有哪些改變?近兩年中國本土IT企業對服務器的需求集中在哪些方面?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轉型的興起,國內企業和用戶普遍對算力有著前所未有的渴求,尤其是近兩年出現了遠程辦公的強大需求之后,不管是企業的數據中心,還是云計算,或者新興的數字化智能應用,都對服務器的計算響應能力、并行數據吞吐能力、安全性等等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當然,對于更低TCO或者是以更合適的價格、獲得盡可能高的算力的追求,是所有客戶都非??粗氐?。這些方面都是AMD EPYC處理器的優勢所在。
圖注:AMD EPYC產品路線圖
數據中心市場競爭激烈,AMD的算力領跑之路如何加速?
目前數據中心市場競爭激烈,能否請您分享下AMD數據中心產品的升級路線以及發展趨勢呢?
我們所處的行業競爭一直都很激烈,這也是我們創新的動力。AMD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憑借超前的核心架構和制程技術,不懈地追求性能增長和客戶總體擁有成本(TCO)的改善。
我們擬定了長期穩定的路線圖規劃,旨在為各領域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帶來可預測的、按計劃提供的創新技術、超強性能和先進特性等。在過去幾年里,我們已經按我們的承諾如期堅定地推進了這個路線圖,一步一個腳印地完美執行了這個規劃,從2017年6月發布第一代的“那不勒斯”,到2019年8月發布第二代的“羅馬”,以及今年三月發布的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米蘭”,不但按計劃如期向我們的合作伙伴和客戶交付了產品,還帶來了超強的性能。
在剛剛結束的Computex2021展會上,AMD也確認了“Zen 4”架構核心將按計劃在2022年面世,基于“Zen 4”核心、采用5nm制程技術,代號為“Genoa”的下一代AMD EPYC處理器也將按期推出。
AMD EPYC 7003系列CPU發布已經三個多月了,能否分享下該產品的核心競爭優勢和市場定位呢?
第三代EPYC處理器我們稱之為“AMD EPYC性能再突破”,它基于“Zen 3”架構、采用先進的7nm制程,與上代產品相比,性能再次實現了突破,而且新增了很多創新特性,主要有下面四點:
·單核性能超強: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每時鐘指令集(IPC)性能提升高達19%。最高頻率可達4.1GHz;
·多核性能進一步增強:最多64顆“Zen 3”核心,以超強算力實現更高的HPC性能,更快的云計算性能。
·主流市場高性價比:支持6通道內存可以節省成本,向前兼容“羅馬”,支持平滑升級,帶來更快的企業級應用。
·超強的安全特性:集成的SEV-SNP和SEV-ES技術帶來超高等級的數據保護,為云客戶提供安全保障。
除了這些,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還擁有高I/O帶寬、大內存容量等特征,并引入了全新級別的每核心高速緩存,L3緩存容量翻倍,繼續支持先講的PCIe 4.0連接等等。所有這些功能和特性結合起來,非常適合HPC、云計算和企業級客戶更快地完成更多的工作負載,提升業務產出。
AMD的EPYC處理器每一代為何都以意大利城市命名?這背后有什么故事嗎?
AMD的服務器產品研發代號一直都是以世界各地的城市命名的,比如中國城市“上海(Shanghai)”,也曾經是2008年AMD四核皓龍(Opteron)服務器處理器發布時的研發代號。
AMD使用晶圓代工廠7nm工藝,能否分享下AMD在采用更先進工藝制程上的進展?
我們的下一個創新前沿陣地是在芯片設計中引入3D封裝技術,在剛剛結束的Computex2021展會上,AMD展示了首個3D chiplet技術應用。這項封裝技術突破性地將AMD創新芯片架構與3D堆疊技術相結合,并采用了業界前沿的混合鍵合方法,可提供超過2D芯片200倍的互連密度,與現有的3D封裝解決方案相比,密度可達15倍以上。通過與臺積電緊密協作,與目前的3D解決方案相比,3D chiplet這一超靈活的活性硅堆疊技術能耗更低。AMD將攜3D chiplet技術繼續打造先進的IP,并在前沿的制造和封裝技術方面繼續投資。
數字化浪潮下,年輕人更要“篤定目標,堅持不懈”
20多年的職場經歷,您的心得和收獲是什么?在工作中有遇到哪些趣事呢?
篤定目標,堅持不懈,要有一股韌勁兒?;仡橝MD公司的創新之路可以發現,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持續創新,才能有今天超強的AMD EPYC產品,不管是先進的7nm制程,還是創新的“Zen 3”架構,我們的第三代EPYC產品都可以給客戶帶來競爭上的優勢。而且酒香還怕巷子深,不管你的產品有多好,都要去多嘗試,多給合作伙伴和客戶做推介,哪怕是碰壁了也要堅持,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扇門在何時何地打開。我們的AMD EPYC處理器剛發布的時候,客戶一開始接觸時會有疑問甚至是拒絕,但只要通過爭取做了初步測試之后,都會反過來主動要求跟我們合作,試過之后就完全接受了我們的產品,如果不堅持嘗試,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在采訪的最后,想邀請您能否提供一些成長建議給從事電子行業的年輕人?
就像前面所說,年輕人更要“篤定目標,堅持不懈”。建立清晰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后,要像我們推進AMD EPYC產品路線圖那樣,按計劃一步一個腳印的,去推進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只要目標是合理正確并有一定挑戰性的,就不要輕言放棄。數字化浪潮下,電子行業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給各類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值得為之投入并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