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由于受到美國方面的制裁打壓,華為將打算出售其 x86 服務器業務,據悉,目前已有兩家企業打算接手該業務,對此,華為方面尚未做出回應。
其實,早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就有消息傳出華為因為旗下多個業務經營困難,其X86服務器業務也因為受到限制令的影響,無法得到英特爾和AMD的芯片供應,華為或將出售這部分業務,并在嘗試想辦法積極解決困境,包括與潛在的投資者接觸,但當時尚未有明確的進展傳出。
為何華為X86服務器業務無法繼續
(圖源華為官網)
據悉,華為的服務器業務主要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X86架構為基礎構建的服務器,另外則是以Arm架構為基礎構建的服務器,其中,以X86架構為基礎的服務器占華為服務器出貨量的絕大部分,而ARM服務器主要針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企和國有銀行,這次華為計劃出售的是X86服務器業務。
華為被迫出售X86服務器,主要還是因為受到了美國限制令的影響,在服務器CPU市場,X86架構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市面上位列國內前五的服務場所分別是華為、聯想、浪潮、曙光、H3C。
雖然華為的X86架構服務器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好地成績,但是由于x86架構服務器的核心元器件太過于依賴美國方面的廠商,服務器上搭載的X86 CPU完全依靠從英特爾和AMD處購買所得,這就導致了國內廠商的X86服務器業務抗風險能力很差,例如華為,一受到美國方面的限制,華為的X86服務器業務就馬上崩盤了。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第三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中,戴爾科技集以20.7%的營收份額排名第一,新華三以15.9%的營收份額排名第二,浪潮以9.4%的營收份額排名第三。聯想以5.9%的份額排名第四,而華為以4.9%的份額排名第五。但到了2021年一季度,華為跌出前五名單,其市場份額被列入到Rest of market,IBM位列第五。
雖然早在2020年9月的時候,英特爾表示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許可,已經可以繼續向華為公司提供特定產品。但在2021年5月底,有消息表示,英特爾對華為的芯片供應再次出現問題。正是因為X86 CPU供應鏈出了問題,華為在服務器市場份額銳減,業務難以為繼,因此華為打算將X86服務器業務打包出售。
對于華為來說,逞強繼續維持X86服務器業務已經沒有什么必要了,如今的X86服務器對華為來說,不僅不能為自己帶來多少利潤,反而還要多出其巨額日常維持開支,與其耗費大量資金維持一項難以為繼的業務,倒不如直接出售換取真金白銀更加劃算。對于深陷制裁中資金鏈并不寬裕的華為來說,將X86服務器業務售出,或許也是一條出路。
誰將接手華為X86服務器業務
(圖源高圖庫)
在去年的時候,華為就已經被迫出售了自身的榮耀手機業務,如今華為繼續出售X86服務器業務,倒是有點像去年的翻版。
2020年11月,傳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深圳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包括蘇寧易購等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參與投資,其中,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深圳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持股98.6%;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持股1.4%。
從收購的金額來看,收購華為榮耀品牌的相關業務高達2600億人民幣,據公開數據統計可知,榮耀手機在2019年的利潤為60億元,如果想在利潤方面追平2600億人民幣,足足需要43年才能達成要,就投資的角度來看,回本的周期實在是太長了。這一操作,肯定不乏地方政府對于華為的支持。
必須說明的是,榮耀手機只是一個整機品牌,本身并不掌握關鍵通信專利,在大陸這些并非多么高端的高科技,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
很明顯,深圳國資委的操作顯然不是基于商業邏輯的,而是基于地方政府對于本地大公司的保護和扶持,以2600億人民幣幫助華為套現的形式進行輸血和幫扶。
如今,華為的X86服務器也即將面臨收購環節,根據此前消息,現在計劃收購的財團主要有河南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一家位于鄭州的國有企業,還有消費電子制造商華勤科技有限公司和一家代表湖北國資的公司也參與了談判。
現在,社會各界尚不清楚與出售華為服務器部門有關的款項將流向,但外媒預測大概有幾十億元。
目前還未清楚此次收購是否會有某個地方政府出面繼續扶持華為。
美國打壓華為手段層出不窮
(圖源華為官網)
自從華為成功在5G技術方面領先于美國之后,美國就坐不住了,開始了對華為的一系列制裁行為。
2019年5月15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將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名單”,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阻止華為的發展,美國一再修改其對華為的禁令進行技術封鎖;
2020年5月15日,美國政府開始禁止華為使用美國企業的芯片設計軟件,2020年8月17日禁止全球多家企業將含有美國技術的芯片提供給華為。自此美國對華為的芯片制裁正式開始,受到限制令影響,臺積電、高通、三星、中芯國際等多家知名芯片企業被迫停止供應芯片給華為。
就在今年的10月27日,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發布報告稱,美國主要數據存儲設備供應商希捷(Seagate)未獲許可就還在向華為公司出售硬盤驅動器,這以行為違反了美國對華為的出口限制規定,并要求希捷停止供貨華為。
10月28日,美國參議院當天通過了《2021年安全設備法》,該法案以所謂“安全威脅”為借口,禁止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對華為和中興等公司進行審議或頒發新的設備執照。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對于華為仍未放下戒心,一直以來都在想方設法繼續打壓有關華為的一切高新技術。
結語
如今的華為雖然仍受到美國方面的限制,但是對于國內企業而言,我國政府不會放棄國內任何一個高新技術企業,從美國政府聲稱不會完全限制芯片供貨華為,孟晚舟女士成功歸國來看,美國方面也存在著某些忌憚。
雖然華為X86服務器的業務被迫出售,但華為還有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鯤鵬做支撐,仍舊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