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人工智能 > 業界動態 > 人工智能呼喚更好“治理”

人工智能呼喚更好“治理”

2021-12-10
來源:人民政協報

931年,愛因斯坦在與加州理工大學的學生們交流時,充滿深情地說: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奮斗的主要目標,以保證我們的科學思想的成果能夠造福于人類,而不至于成為禍害。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技術,近年來智能化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智能時代的大門已經緩緩開啟。然而,人工智能在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公共安全風險、隱私侵權、數字鴻溝、責任困境、倫理失范等許多新挑戰。

  因此,人工智能治理這一概念應運而生。如何引導技術“負責任”地發展已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訴求。

  近日,在2021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推動構建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開展討論,探尋讓人工智能安全、可靠、負責的造福全人類之路——

  科技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

  毋庸置疑,我們正在進入“人機物”三元融合,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

  最近一段時間,受到全社會熱議的“困在算法里的外賣小哥”、網絡游戲沉迷、掌握用戶數據和高級算法優勢形成壟斷性超級平臺、信息繭房導致群體極化和網絡暴力等問題,都在警示著我們——對于人工智能,如果利用得當,將大有裨益;但是,科技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也有可能使得現有問題進一步加劇。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舉例說,人工智能的客觀性僅在于其算法,而這些算法由人來編寫,因此人類的偏見可能會被編入人工智能當中,從而延續偏見和歧視;另外,人工智能系統的有效性基于數據,這可能會成為濫用數據和侵犯個人隱私的動機。如果沒有恰當的治理,這些技術的有害之處將對于人的生活構成有害的影響。

  同時,從總體來看,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中,目前發展中國家話語權較少;在國家內部,發揮人工智能潛能,只需要少數人獲得的先進技能和專業知識,如果這種不平衡持續下去,會出現掉隊的數字弱勢群體,數字鴻溝將持續擴大。

  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智庫中心主任蘇竣看來,在這場人工智能掀起的人類社會劇變中,我們需要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和應對科學技術帶來的種種風險、問題和挑戰。不但要關注技術本身,更要關注技術對社會的影響,需要做長周期、多學科、寬領域的觀察、研究,通過實踐的積累,通過實驗去深刻理解人類社會轉型的過程機理,全方位回應來自學術界,以及每個普通的人的關切。

  “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須具備前瞻性的思維,不能僅解決當下的問題,還必須要預見未來的挑戰?!卑籽沛弥赋?。

  治理標準的統一并不容易

  對于人工智能治理的路徑,專家們已有共識。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指出,人工智能治理必須協同多元主體,經過多維目標,融合多元價值,加強全球合作與對話,構建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

  然而,這些原則的具體落地并不是那么簡單。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60多套組織、國家等建立的人工智能道德和治理原則,但缺少將這些獨立的倡議結合起來的框架和標準;且在數據、算法、算力、場景等方面面臨許多挑戰。

  11月2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發布了《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這是全球首個針對人工智能倫理制定的規范框架。

  據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介紹,這個建議書的制定付出了艱辛的過程。

  早在2020年年初,建議書就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在當時意見基礎上,在全球遴選了24人組成特殊專家組,其中考慮了性別平衡、區域平衡、學科平衡等;通過專家組多輪討論和修改后,第一輪修改草稿在線征求意見,收到了來自90多個國家的5000多條意見;在此基礎上繼續修改,并在全球6個地區(涉及亞太、歐洲、非洲等),與涉及102個成員國代表開展在線協商;定稿后再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發送給193個成員國征求意見,最終才正式通過。

  龔克認為,“這體現了多利益攸關方開放參與規定制定過程,不僅為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石,本身協商過程也建立了多邊典范。”

  事實上,當前我國已躋身人工智能水平的第一梯隊,也肩負著參與國際治理規則制定的職責。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我國已成立了由15個部門構成的人工智能規劃推進辦公室,辦公室設立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了相關治理原則和倫理規范;同時開展了長周期、跨學科的人工智能綜合影響社會實驗,部署了城市、農村、教育、醫療、能源、環境等30多個領域的場景實驗研究;并依托領軍企業布局了一批開放創新平臺,依托地方建立了17個創新發展實驗區。

  作為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治理已從理念探討走到了實踐探索的前沿。近年來,專委會正致力于構建有效的治理框架和相關規則。

  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思路是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大學與科研機構、媒體、非營利組織、國際組織”等多主體參與,以“底線思維、人本思維、發展思維、全球思維”為價值導向,以“算法、數據、算力、外部環境、場景”為治理對象,應用“宏觀-中觀-微觀”多維治理工具的人工智能綜合治理框架體系,通過“形成價值共識、多主體分工協作、治理理念迭代優化”等治理機制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促進人類福祉提升。

  為人工智能發展劃定“紅線”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人工智能不是萬能藥,它的好壞取決于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及數據基礎、治理標準等;而治理正是確保大船行穩致遠的航向標。

  為此,向著“平衡包容”的目標,各方都在努力前行,為人工智能發展畫定“紅線”。

  龔克提出,目前不僅要發展人工智能的相關應用技術、開發更加有效的算法,還需要發展一批支撐治理的技術,如監督性技術,用于保護公平性以及隱私等。比如從社會中采集的數據,其實帶有一定偏見,這不是社會的錯,是現實社會固有的。但如果沒有適當技術對數據進行“減偏”,公平無歧視原則可能就無法落地。因此,要著力強調發展一批監管性支撐技術。

  李萌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應該將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根據不同群體需求提出差異化選擇,切實保護各相關主體合法權益,提高弱勢群體的適應性,努力消除數字鴻溝;同時也要尊重和幫助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替代方案,避免忽視、偏見、歧視。

  邱勇提到了教育的意義,他指出,大學作為人類科技文明的重要策源地,不僅要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前沿努力突破創新,也要進行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塑造良善的人工智能價值倫理。

  卡內基理事會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學術委員溫德爾·瓦拉赫(Wendell Wallach)強調了新的國際合作方式的重要性。他認為,人工智能國際治理機制應該具有敏捷性、適應性、預見性、響應性和包容性,中美兩國需要共同參與制定人工智能國際治理方案,將使其更具有可行性。同時,每個國家要處理好對國家安全和國際合作雙重需求之間的關系,接受國際標準的同時,積極開展旨在應對新挑戰的前瞻性對話。

  不過專家們也提出,人工智能治理的目的不是限制其發展,而是要為了實現向善、造福人類的健康發展。

  李萌指出,目前社會對人工智能的社會風險、倫理風險和法律風險的認識,有一些是基于理性的推演預判,也有一些是基于主觀判斷的臆想。他認為,應該秉持積極而負責任的態度,努力實現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與有效規制之間的協調,技術邊界拓展與應用范圍限制之間的平衡,避免陷入倫理陷阱而阻礙前沿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求欧美精品网址 | 高清国产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 |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 | 天天爱添天天爱添天天爱添 | www.好吊色.com |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 欧美精彩狠狠色丁香婷婷 | 五月婷婷狠狠干 |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看 | 国产成人99精品免费视频麻豆 | 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中文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 思99re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 免费一级毛片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软件 | 久草久草视频 |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 黄色影片在线播放 | 最近中文字幕2019 |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 欧美性生交xxxxx丝袜 |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 最近的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 97干成人| 日韩美女va在线毛片免费知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 国产福利在线小视频 | 日韩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 夜夜夜夜爽 | 久操精品 | 国产一级特黄全黄毛片 |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