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國家信息中心、亞洲數據集團主辦的2021亞太智慧城市發展論壇在高交會期間盛大召開。同期,“2021亞太智慧城市評選頒獎典禮”在當日晚宴正式公布本年度各大獎項的評選結果。
本次頒獎盛典中,城市智能體理念及實踐收獲眾多鼓勵。華為攜手客戶榮獲“2021 Asia-Pacific Leading Smart City Vendor”“2021中國智慧城市領軍解決方案提供商”“2021城市智能升級解決方案領軍獎”“2021中國領軍智慧城市一網統管解決方案提供商”“2021中國智慧城市領軍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2021中國領軍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提供商”“2021智慧城市生態圈建設杰出貢獻獎”“2021 Asia-Pacific Leading Smart City”“2021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等在內的58項大獎。
深圳市獲得“2021 Asia-Pacific Leading Smart City”獎。華為長期聚焦深圳智慧城市建設,聯合共建“鵬城自進化智能體”,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的城市典范,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政務服務方面,“秒批”政務服務已在人才引進等278個事項上成功實現;智慧水務方面,智慧水庫管理利用5G網絡、無人船、人工智能等技術設備實現全自動監測報警、精準指揮、高效巡查等預期成效;在深圳機場,一張臉暢行無阻,旅客可全流程自助乘機。一張圖統管大空港,整合了終端設備、數據治理、行業應用等,以“一體化”打通數字化;“鵬城云腦Ⅱ”在高性能計算領域最權威的全球性榜單IO500測試中,獲得了全球IO500總榜第一名與10節點榜單第一名。
武漢市獲得“2021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武漢市攜手華為,共建全國首個城市云“武漢云”,作為城市的數字底座,構建“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數字經濟賦能中心、數字人才培養中心、科技創新孵化中心”四大中心,支撐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服務武漢城市圈,輻射長江經濟帶。近期落成的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國內首個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開創了“一中心四平臺”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武漢模式”;讓業界見證了5個月快速上線,投運即飽和運營的“武漢速度”;構建起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的“武漢架構”。
南京市、中山市、南昌市、張家港市、無錫市、吉安市、六安市、許昌市、鹽城市、益陽市、遼陽市獲得“2021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
深圳坪山區、深圳羅湖區、上海黃浦區、揚州江都區、佛山禪城區、蘇州工業園區、廣州白云區、廊坊經開區、福州鼓樓區、沈陽渾南區、長沙望城區獲得“2021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
山東龍口市、重慶豐都縣、山東利津縣、甘肅合水縣獲得“2021中國領軍智慧縣級城市”獎。
龍口市攜手華為,共同建設龍口城市智能體,構建智能化新生產力,推進縣域城市發展一體化智能協同,實現政務服務審批時限縮短45%、應急事件自動上報,跨部門協同指揮等成效。龍口教育云平臺對全市26000余名中小學生實現了全覆蓋,龍口大數據產業園已開啟啟動區“一園三中心”建設。
清遠高新區天安智谷5G智慧園區、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區獲得“2021中國領軍智慧園區”獎。
一年多以來,華為將城市智能體的內涵外延不斷延展,攜手廣大“懂行人”眾“智”成“城”,實現智慧城市能級躍升。
截止目前,城市智能體已經成功在深圳、上海、武漢、許昌、長春等50+多座城市落地,充分印證了其架構的生命力和先進性。在城市治理“一網統管”領域,城市智能體依托昇騰人工智能的超強算力,提供“全場景智慧、全要素聚合、全周期運營”的能力,構筑動能澎湃的城市數字底座。
上海黃浦區綜合匯聚房屋、人口、環境、水電、12345熱線等10多類數據,實現事態實時推送預警,管理服務精準到戶;廣州白云區12345熱線實現智能派單和監督任務閉環,市民問題處理效率提升70%以上。
蘇州工業園區打通匯聚園區31個部委辦局及相關單位共計43個信息系統數據,以視頻AI對河道進行監管,實現對河道內亂扔垃圾、倒排污水等場景自動抓拍、自動報警,促進社會綜合治理精準化。佛山禪城區整合資源,多格合一,打造社會綜合治理平臺,數據填報效率提升50%以上,實現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四級閉環。
在與這些先鋒城市合作過程中,華為對城市智能體的理解進一步深化,逐漸提煉“眾智”形成“共識”,指導最佳實踐,進而復制到更多的城市客戶,實現城市治理從數字化、自動化到智能化的升級。未來,城市智能體還將持續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優化城市服務體驗,豐富城市發展內涵。
城市智能體榮膺“2021城市智能升級解決方案領軍獎”。眾多城市的實踐證明,以城市智能體助力城市實現數字化轉型正當時,生產領域的數字化才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