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最近兩年的新能源車一定是全球的核心重點之一,新能源車當前的主要形式有兩種,電動汽車和氫能汽車,但目前說到新能源車,多數人的反應應該是電車,這說明一個情況,當前的電動汽車成為了新能源車的主流,事實上全球當前力推的也正是電動汽車。
第一點,純電汽車每到冬天就會存在著續航降低且不準確的情況,而且隨著車齡的增長,電池的壽命受到很大的影響。第二點,電動車的起步也是非常快的,在北方的冰雪路面,特別容易打滑。第三點,很多的地區,車主沒有私人車庫,而充電區域覆蓋不夠廣泛。
現在我們都知道除了火電和水電之外,還有太陽能和風電是非常便宜的,隨著技術的提升,到2019年的時候,上網的風能和太陽能總發電量只能取代火電的12.5%左右,這可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儲能,目前的技術狀態是最便宜的儲電是抽水蓄能技術,但目前卻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所以,電力目前最難的是儲能,據估算,目前全世界電池廠商5年多的電池產能僅能滿足東京全市停電3天的電能,如果不能解決大規模儲能的問題,那就只能把已經發出來的電廢棄掉……
國家相關政策號召和鼓勵中國汽車生產企業往新能源汽車方向發展,帶動電動車市場的發展,貫徹落實我國低碳環保的理念。汽車生產廠家是開展低碳經濟的當頭力量,目前各行各業也都將目光點聚焦到電動汽車上。但是同樣低碳經濟也時刻面臨著變化,新興汽車產業在改革開放以來推動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所以說中國電動車行業和電動車生產廠家都有十分廣闊的增長空間。
盡管人們對于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抱有懷疑態度,但是相信有政府部門的支持與贊同,人們一定會相信新能源電動汽車會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加大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購買,這樣政府部門政策就會收獲成效。
從全球發展來看,碳排放要求逐年趨嚴且疊加多國補貼政策等激勵,歐洲市場電動化路線明確。包括荷蘭、挪威、英國、瑞典等歐洲國家陸續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從2025年開始陸續停止銷售燃油車。在政策的推動下,包括大眾、寶馬等老牌車企,加速投放電動車型,積極尋求電動化轉型。
整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從補貼政策驅動走向積分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驅動。主機廠無法再享受曾經的高額補貼,將直接影響產業發展初期車企新能源產品自我消化或者完全依靠B端市場消化的商業模式,主機廠需要開始重新思考真實的市場需求和業務策略。
汽車近幾年來,我國政府部門都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持高度肯定態度,正在積極宣傳新能源汽車的優勢,讓社會各界人士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由懷疑轉向果斷,由觀望轉向肯定。
在這種背景下,有專業人士認為,為保障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不能一步跨到使用純電動新能源汽車。要在混合動力汽車、燃料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中有效鏈接,做到逐漸轉型,避免一口吃成大胖子的現象發生。
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會受到國外混合動力科技落后水平的影響,由于低碳生活的理念,預料到未來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前景不足。
整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從補貼政策驅動走向積分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驅動。主機廠無法再享受曾經的高額補貼,將直接影響產業發展初期車企新能源產品自我消化或者完全依靠B端市場消化的商業模式,主機廠需要開始重新思考真實的市場需求和業務策略。
全球范圍內汽車企業都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投入巨大,通過技術競爭,依靠當地政府部門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堅信在未來,新能源汽車能夠做到促進汽車行業蓬勃發展,減輕環境負擔,提升人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