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消息,據業內人士透露,三星正在考慮在下半年降低其存儲芯片價格!如果三星決定降價,其他存儲芯片公司將效仿,今年下半年或將引發價格戰!
業內人士指出,在今年的618購物節期間,SSD和其他存儲設備的銷售并不理想,這給下游供應商和組件屋帶來了加速庫存調整的壓力。因此,芯片供應商對價格的立場已經開始松動。另外,消息人士指出,幾乎所有類型的內存價格都將在2022年第三季度環比下降超過10% 。
同時,在現貨市場,NAND Flash和DRAM的現貨價格跌幅較大。在下半年旺季需求展望不明的狀態下,部分DRAM供應商已開始有較明確的降價意圖,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整體DRAM價格將下跌10%。
存儲器領域受影響的不僅僅是PC、手機等消費電子的市場,云端和服務器也不例外。電子時報指出,在通貨膨脹的沖擊下,企業縮減支出,導致服務器下游客戶擔心降價周期下可能造成庫存減值損失,因此延緩了服務器存儲器的采購。盡管也有部分采購訂單,但是基本都是降價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包括美光科技、超微半導體在內的幾家芯片制造商紛紛表示,通脹上升和經濟降溫正在減少消費者和企業的支出,全球芯片需求將減弱。尤其是美光。于近日大幅下調第四財季營收目標指引,預計第四季度銷售額約為72億美元,遠低于分析師估計的91.4億美元。這也意味著,美光將出現兩年多來首次營收同比下降。電腦和智能手機市場的疲軟是造成前景低迷的最主要原因。隨著電子產品需求降溫,這一趨勢正在發生扭轉。美光科技表示,公司正在迅速采取行動以避免芯片過剩。
“我們認為需求已經大幅減弱,”Longbow Research分析師Nikolay Todorov認為,內存芯片周期正在發生轉向,最近的價格下降正是信號之一。
與此同時,為了規避消費電子低迷帶來的影響,存儲器廠商持續將產能調度到服務器領域,目前已導致服務器廠商的庫存升高,終端市場消化困難。電子時報表示,市場已傳出韓系存儲器廠商主動降價5%以上的傳聞。雖然三星尚未透露降價幅度,但是三星本身就擁有資金優勢,以價換量也能進一步提高市占率,最終會導致價格戰無法避免,其他廠商如果不想損失業績,那么就只能選擇降價這條路了。
砍單潮蔓延,芯片市場“由熱轉冷”?
最近,臺積電罕見出現三大客戶調整訂單的消息,蘋果方面,iPhone14系列量產已經啟動,但首批9000萬臺出貨的目標已削減一成。除此之外,超微半導體與英偉達因個人電腦市場需求急跌及“挖礦”熱潮消退,向臺積電表明不得不調整訂單規劃。
此外,繼驅動IC、部分電源管理IC與CIS影像感測器之后,MCU近期也開始面臨砍單降價壓力。有消息傳出意法半導體、英飛凌、德州儀器等MCU廠商報價嚴重下滑。ST通用型MCU價格近乎腰斬,3月售價70元人民幣的產品,如今大砍至現階段的32元人民幣,原本報價人民幣百元以上的MCU產品,更是滑落至二位數價位。此外,有消息稱,由于供應鏈的砍單及需求減少,德儀部分芯片3月市場價格還是100元人民幣左右,但現在20元就可買得到,跌幅高達80%。
可以看到,在美光科技、超微半導體相繼表示全球芯片需求將減弱等悲觀情緒后,再加上臺積電遭遇砍單、頭部MCU大廠價格腰斬等影響,整個芯片大環境今年下半年開局相當不利。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芯片市場“由熱轉冷”或許意味著短缺狀況正在緩解,并開始抵消供應鏈瓶頸和成本上升的影響。有的芯片大廠,甚至出現了庫存過剩情況,日經新聞上月就有報導,三星為遏制庫存過剩,暫時停止新采購訂單,并要求一些供應商推遲或削減零部件的出貨量數周。顯然,今年芯片短缺的情況勢必是得到了一定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