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9日,美國《2022年芯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下稱《芯片法案》)正式簽署,標志著這項總額280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正式成法生效。
具體來說,該法案主要包含三大內容:一是向美國半導體制造與研發企業提供約527億美元的補貼;二是為美國半導體制造投資提供25%的稅收抵免;三是授權100億美元用于投資美國各地的區域創新和技術中心,以加強地方政府、高校,以及企業在技術創新和制造方面的合作,并且還計劃在未來10年內撥款2000億美元來促進美國的科學研究。
從表面上看,《芯片法案》旨在促進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發展,其中包括為生產計算機芯片的美國公司提供超過52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是美國芯片行業的主要紅利信號,這無疑對美國公司是一個利好。但實質上,該法案卻是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
目前,《芯片法案》已經產生了實際影響。就在簽署當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18%,標普500指數跌0.42%,納斯達克指數跌1.19%。
其中,芯片股大幅“跳水”,費城半導體指數最深跌超170點或跌5.7%,接連跌破3000和2900點兩道整數位,收跌4.6%,連跌三日至7月26日來新低。
不僅如此,就連美股芯片市值領先企業高通與博通也大跌近3.6%和超2%;而高通、英偉達、博通三大企業的市值,更是合計蒸發了約300億美元。
對此,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發表聲明稱,《芯片法案》旨在增強美國在芯片領域的優勢,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關注的任何國家”在該領域展開不公平競爭,將加劇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地緣政治競爭,阻礙全球經濟復蘇和創新增長。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提倡并
積極推動良性、公平和公正的國際競爭,反對美國借國家力量阻撓全球工商界正常交流與合作,在歧視別國的基礎上展開不公平競爭。
而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近日也表示,該法案對美本土芯片產業提供巨額補貼,是典型的差異化產業扶持政策。部分條款限制有關企業在華正常經貿與投資活動,將會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