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CMEF呈現出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等創新特點。”第86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簡稱“CMEF”)日前在深圳舉行。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郝德明表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水平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CMEF素有全球醫療產業“風向標”之稱,已成為覆蓋智慧健康、醫療器械、康復養老、醫院建設全產業鏈及全生命周期的集產品技術、新品首發、貿易合作、學術交流為一體的全球化綜合服務平臺。
本屆展會特設智慧醫療展區,國藥器械、開立、銳珂、微創醫療、寬騰、飛依諾,怡和嘉業等多家明星企業攜新品首發。智能超聲影像儀器、智慧靜態心電網絡,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等智慧醫療新品一一亮相,成為本次CMEF展會上關注的焦點。
理邦醫療在現場展出了多款智能超聲影像儀器、便攜式超聲診斷系統、多種規格的心電儀器以及當下火熱的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據工作人員介紹,其智能超聲影像儀器具備AI算法系統,可以自動識別并截取最適合分析的影像,甚至可以自動識別病灶,可大幅減少醫生的工作量,同時為各級醫院實現精準醫療提供了可能。
互聯網醫院的上線有效解決了因醫療資源緊缺和區域分配不均等因素導致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促進衛生資源的充分利用,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可靠、優質”的醫療服務。
73歲的市民林蘭說,因不習慣使用智能手機,平常她都在醫院現場掛號,排隊時間長、來回奔波也成了她就醫的痛點。“好在南昌市第三醫院朝陽院區的互聯網線下體驗區內,會有導診人員幫助我在互聯網醫院線上方便門診就診,這樣就無需排隊,咨詢隨訪、開藥、拿藥等一氣呵成。”林蘭開心地說,“現在我會在手機上操作了,不到一分鐘化驗單就開好了,以后問診、開藥不用來回跑了。”
在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醫院更是將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對群眾問診需求激增,醫生通過互聯網進行診斷。“高峰時期,一個科室每月要接診近千名患者。”南昌市第三醫院朝陽院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醫院不僅能讓市民隨時隨地享受到診療服務,還能有效避免疫情傳播的風險,這樣方便快捷的服務自然大受歡迎。”
此外,市衛健委啟動“移動家醫”建設,圍繞居民個人及家庭健康需求組織健康管理,以電子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為支撐,為簽約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及照護服務。同時,督促各醫院提供個性化服務包的制定,構建“朋友式”醫患關系,落實“一對一管理、優先就診、精準轉診”等服務,確定固定的醫患關系,保障服務的連續性,形成貫通全生命周期健康照護體系。
項煌妹透露,目前電信已經打造了安徽、陜西、貴州三個省級影像云平臺及多地市影像云平臺項目,并為北醫三院、上海同濟醫院、蘇北人民醫院、湖北人民醫院等近600家醫院提供了醫療云服務,真正改善了區域內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不足、患者看病就診難的突出問題,并有效推進了區域內分級診療工作,并與國家衛計委合作進行醫療大數據分析和探索。
此外,為助力就醫體驗人性化,中國電信能提供包括掌上醫療、移動OA、移動護理、移動醫生站、IPTV、WIFI等方案,通過基礎業務與醫院院內/院外辦公、就醫等場景深度融合,切實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改善候診服務環境,構建醫療云平臺的大健康服務生態體系,打造醫療服務閉環。
當然,要真正實現“互聯網+醫療”,僅靠單方面的力量是難以實現,這需要依托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以及包括醫療主管部門的支持,醫療機構的參與,更多的優秀信息化服務商的聚力。
目前來看,醫療影像、移動OA、移動電子病歷、移動護士站等應用的逐漸落地,互聯網+醫療的生態也日漸繁榮,智慧醫療也有了堅實的基礎,全力服務于醫療機構和患者將指日可待了。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