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控制高性能計算(HPC)芯片出口,美國政府的執念似乎越來越強。
8月28日,英偉達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一份文件中披露了一則消息,2024財年第二季度,美國政府通知該公司,需要額外許可才能向中東和其它地區的某些客戶銷售A100和H100芯片。不過,英偉達的報告并未說明哪些中東國家需要出口批準。
對于這一引人關注的消息,美國政府輕描淡寫地予以了否定,不承認對英偉達下達了該限制令。
顯然,中東并不是美國的目標,它最想限制的依然是出售給中國客戶的高性能GPU芯片。近年來,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一直在加強人工智能實力,中國和沙特阿拉伯在2022年簽署了協議,要在人工智能領域密切合作,據悉,沙特領先的研究機構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購買了至少3000個H100芯片,總價約1.2億美元,預計今年底到貨。
美國對高性能AI芯片(主要是GPU,以及部分CPU)的出口限制始于2022年8月,當時,中國商用高性能計算系統快速發展(如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大廠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服務器,以及商用超算系統),而這些系統中的核心處理器多為美國廠商的高性能GPU和CPU,看到這些,美國政府坐不住了,于去年8月下令,以A100和H100為代表的高性能GPU必須得到政府許可后,才能出口。不止英偉達,去年9月,AMD也收到了類似的出口限制令,從那時起,中國客戶也無法從AMD那里批量買到MI250芯片了。
由于近些年AI服務器火爆異常,所以人們更多關注的是英偉達的高性能GPU,實際上,美國廠商的頂級CPU產品也在被限制出口的名單內,只是其熱度和需求量沒有GPU那么高。
美國政府通常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高性能芯片出口,實際上,在中國大陸,外購的高性能GPU和CPU芯片,90%都是用于商業,與所謂的“國家安全”沒什么關系,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華為,其自研的旗艦手機處理器完全是用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同樣被美國政府限制,因無法拿到臺積電先進制程產能而失去了本已擁有的大量市場份額。
在將中東地區納入出口限制范圍之前,有傳聞稱,在看到中國相關企業用英偉達中等性能水平的A800和H800,依然能開發出具有較高性能的計算系統后(需要付出比A100和H100系統更高的成本,以及更復雜的系統搭建方式),美國政府可能會進一步限制英偉達GPU出口到中國大陸,A800和H800等芯片恐怕也將無法出售給中國客戶。不過,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還沒有頒布類似法令??磥恚鼈冊谙拗浦袊娮影雽w產業發展和美國企業賺錢之間越來越糾結。
01
連鎖反應
美國政府已經發布的,以及正在醞釀中,即將發布的高性能芯片出口限制令,已經或正在中國大陸和全球范圍內產生連鎖反應。
自2019年推出對華為的限制政策,2022年開始全面打壓中國電子半導體產業以來,產生的最大反應就是中國本土電子半導體企業不斷加強自研力度和速度,成果也陸續顯現出來,典型代表就是華為,特別是在最近,該公司新推出的旗艦手機Mate 60 Pro,引爆了全社會,人們爭相購買,一機難求。
對于這款現象級手機,TechInsight進行了拆解,對于分析結果,彭博社進行了報道,確認Mate 60 Pro所采用的芯片元器件中,超過90%都是中國本土企業設計和生產的,特別是備受關注的核心處理器,也是通過中國大陸晶圓廠先進制程工藝制造的。
粗略統計,在Mate 60系列手機的供應鏈企業中,至少有75家是中國本土的。
核心處理器SoC型號為Kirin 9000s,其CPU采用了12核設計,架構為2+6+4,包括兩個A34核,6個定制的A78AE核,以及4個A510核,主頻可達2.62GHz,GPU型號為Maleoon。測試結果顯示,Kirin 9000s的性能強于高通的驍龍888,但弱于驍龍8Gen1。
在射頻、信號鏈和電源管理等芯片方面,Mate 60系列的供應商包括卓勝微、華力創通、唯捷創芯、韋爾股份、思特威、南芯科技、美芯晟、創耀科技、力芯微、聚辰股份和匯頂科技等中國本土企業。
Mate 60的顯示面板及模組供應商包括京東方、維信諾、聯創光電、長信科技、合力泰、同興達。鏡頭供應商有歐菲光、聯創電子、昀家科技、五方光電、東田微等。
另外,負責相關芯片封測的都是中國本土企業,如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甬硅電子等。涉及的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設備絕大多數都是中國本土企業。
對于Mate 60手機的問世,彭博社評論說:“這款手機的芯片讓人懷疑美國為阻止中國獲得先進芯片技術而在全球實施的封鎖,是否真的有效。2022年美國政府推出的高性能處理器出口限制政策,是想把中國的芯片技術卡在落后國際最先進技術8年的時間點上,然而,現在中國證明其可以生產一定數量的、僅落后最先進技術5年的芯片了。這使得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實現自給自足,又進了一步?!?/p>
以上談的是美國在過去3年對中國電子半導體產業的限制下,以華為為代表的眾多中國本土電子半導體企業所取得的成績。下面看一下美國推出的新限售措施,特別是對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
如果美國推出針對中東或其它地區的限售政策的話,鑒于云計算和高性能AI計算系統的火爆,全球各個地區對這些都非常重視,中東地區更是如此,例如,近幾年,沙特阿拉伯正在調整國家發展戰略,不再依靠單一的石油產業,希望在高科技領域有所發展和突破,正因為如此,沙特與中國簽署了一些合作協議,想通過合作發展本土的IT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法買到高性能的GPU和CPU,將會影響其IT業的發展。此時,IC設計服務業就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就像美國的微軟、亞馬遜和谷歌,它們一方面在購買英偉達的高性能GPU,以搭建自家的云計算和AI服務器系統,同時,還在組建并不斷擴大自家的芯片團隊,爭取將更多的高性能處理器“主權”掌控在自己手中,此時,就需要高水平的IC設計服務公司給予幫助,才能設計出高水平的芯片,在這方面,全球IC設計服務兩強博通(Broadcom)和Marvell就有了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且收入不菲。
同樣,中東或其它地區也有望對IC設計服務產生高需求,此時,在全球該領域處于行業前列的美國和中國臺灣相關公司,如博通,Marvell,聯發科,智原科技(Faraday),創意電子(GUC)、世芯電子(ALchip)等,將迎來新機遇。
沙地阿拉伯經濟城市與特區管理局表示,該國預計到2030年將投資130億美元在西亞建立大數據和AI數據中心。摩根士丹利(大摩)根據供應鏈調查結果指出,未來4年,中東地區AI服務器新采購項目,每年采購量可能占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的10%-15%。
業界分析,中東國家如果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購買英偉達、AMD的AI芯片,還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去黑市買,二是自己開發AI芯片。雖然中東國家不差錢,但是,要在黑市買到足夠數量的高性能AI芯片,在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顯然不可能,此時,就需要找ASIC設計服務公司來幫忙了,因為這樣可以提升效率,如果中東國家自己組建團隊設計芯片的話,需要較長時間(至少兩年),且成功率不高。
02
下面看一下對全球AI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對于美國政府對中東等地區限售的新舉措,英偉達表示,這些限制不會對其業績產生實質性影響,該公司表示,正在與美國政府商談解決方案。
如果美國政府推出對中東地區限售政策的話,是否會出現新一波高性能AI芯片搶購潮?對相關芯片的供需關系可能產生哪些影響呢?對于這樣的疑慮,有供應鏈廠商表示,2022年美國推出對中國大陸出口AI芯片的限制令后,中國大陸客戶的采購力度不降反增,掀起了次一級芯片的搶購潮。
以英偉達前一代的A100芯片組為例,美國政府實施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后,英偉達轉以較低端的A800芯片組為替代產品,并成為中國市場的搶手貨,價格更是幾番飆漲,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下旬,A800的官方售價累計漲幅達60%,目前仍是中國大陸CSP廠商下單的主要產品。
英偉達于8月發布了用于服務器的GPU新品L40S,成為市場新的焦點,雖然L40S在大規模AI訓練方面的性能不如H100/A100那么強,但在AI推理或小規模的AI訓練應用方面,L40S的表現是優于A100的。由于L40S的性能處于中低級別,不在限售名單中,其市場前景很被看好。
有供應鏈廠商表示,即使向中東出口AI芯片的限制令落實,當地客戶仍可購買A800、L40S等芯片搭建AI服務器,也能滿足一部分應用需求。另外,由于無法確定美國政府是否會進一步擴大芯片品類的管制范圍,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引發新一波搶購、囤貨潮。
03
結語
本周,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在接受電視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加大對中國大陸電子半導體產業的打壓力度,一定會延緩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也會促使大陸加快半導體國產化腳步。此外,地緣政治導致全球各個地區都要實現半導體制造本地化,勢必會提高成本,同時,受通貨膨脹影響,各種半導體產品價格都將走高,這對誰都不好。
作為芯片制造,特別是先進封裝業的開拓者,蔣尚義在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的地位僅次于張忠謀,他對美國政府芯片出口限制令的看法是客觀的,美國已經出臺的政策,以及正在醞釀、等待出臺的新規,無論是對中國大陸,還是對全球電子半導體產業鏈,其長期影響恐怕都將與美國的初衷事與愿違。
不過,就既往思維和當下形勢來看,美國政府是不會收手的,各種限制措施和手段會陸續推出,無非是在節奏和時機方面有所變化和調整,中國大陸電子半導體產業,以及全球相關產業鏈要做好各種準備。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