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院長宋曉明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表示,二院 25 所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研制的 " 威海一號 " 激光通信終端已于 2 月 3 日成功發射入軌。
在完成星地通信技術試驗驗證的基礎上," 威海一號 " 激光通信終端近期將開展星間、星地融合技術試驗,實現海洋遙感數據、漁船監測數據實時回傳。
宋曉明介紹," 威海一號 " 激光通信終端,依托高精度瞄準捕獲跟蹤、海洋大氣湍流修正等技術優勢,創造性地架起星間、星地高速激光傳輸 " 橋梁 ",并通過多顆衛星的激光 " 接力 ",實現了大容量海洋遙感數據、漁船監測數據的實時回傳。其通信容量可達傳統微波方式的上百倍,相當于每秒可傳輸一部高清電影,成功將激光通信的應用拓展至海洋遙感與管控領域。
宋曉明稱," ‘威海一號’的發射入軌驗證,是我們激光通信技術在海洋信息應用領域的重要探索,二院將系統性構建高性能、高可靠的星間、星地高速通信產品譜系,為推動航天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 威海一號 " 衛星系統分為星載體、激光通信載荷、光學遙感載荷、VEDS 等五個分系統組成,威海激光通信先進技術研究院主要承擔了 " 威海一號 " 的激光通信分系統的技術研發與終端生產。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