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鵬城實驗室牽頭,聯合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中興及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等近日在深圳前海共同發起“世界算力網聯盟”(World Computing Network Consortium, 簡稱 WCNC),倡議以“推動全球算力網絡一體化,惠及全球企業及個人”為愿景,共建全球科技共同體。
據介紹,WCNC 將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倡導合作共贏的理念,凝聚全球算力網產業的優勢,定義符合產業共性需求的算力網體系,全面聚焦算力網技術研究和標準化、應用場景、技術體系和架構建設等方面的創新突破,致力于打造國際化的產學研用新生態,為全球數字經濟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據此前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 3 月 5 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算力總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
不過,余曉暉也表示,因為精準對接不足、區域算力資源稟賦和需求差異,中國算力資源供給緊張和不能有效利用的矛盾情況同時存在,亟需探索并逐步建立“全國算力服務統一大市場”,讓算力作為中國新質生產力的作用充分釋放。
去年 1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從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一體化布局,東中西部算力一體化協同,算力與數據、算法一體化應用,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算力發展與安全保障一體化推進等五個統籌出發,推動建設聯網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
《實施意見》提出,到 2025 年底,綜合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初步成型。屆時,國家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占全國新增算力的 60% 以上,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資源使用率顯著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ms 時延城市算力網、5ms 時延區域算力網、20ms 時延跨國家樞紐節點算力網在示范區域內初步實現。
《實施意見》還提到,算力電力雙向協同機制初步形成,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超過 80%;用戶使用各類算力的易用性明顯提高、成本明顯降低,國家樞紐節點間網絡傳輸費用大幅降低;算力網關鍵核心技術基本實現安全可靠,以網絡化、普惠化、綠色化為特征的算力網高質量發展格局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