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據 CNBC 報道,為了在人工智能(AI)領域追上美國和中國,歐盟正在啟動一項耗資300億美元建設一個可以容納數百萬個AI GPU的高容量數據中心網絡,預計功率將達到數千兆瓦級,性能將與美國領先科技企業擁有的大型數據中心相當。
迄今為止,歐盟已撥款 100 億歐元(約合 118 億美元)建立 13 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另外還有 200 億歐元專門用于千兆瓦級人工智能設施網絡的初始資金。據 CNBC 稱,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吸引了來自 16 個成員國的 76 份意向書,總共覆蓋了 60 個潛在地點。初步啟動正在進行中,第一個人工智能工廠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上線,并計劃于 9 月初在慕尼黑啟動一個大型項目。
CNBC預計,每個吉瓦級數據中心預計需要 3 至 50 億歐元,并提供遠高于現有 AI 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水平,每個站點可能支持超過 10萬個高級 AI GPU。數據顯示,馬斯克的xAI 的 Colossus cuper 集群在配備 19萬個英偉達H100 GPU 時消耗約 150 兆瓦的功率,因此千兆瓦的設施可能能夠托管更多數量的AI GPU,也許可以達到30萬個 Blackwell Ultra。
歐盟的努力如果實現,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利用公共資金驅動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之一,可能遠低于中國政府對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投資,但遠遠領先于其他大經濟體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資。
歐盟委員會負責技術政策的執行副總裁 Henna Virkkunen 告訴 CNBC,雖然歐洲擁有強大的人才基礎——據報道人均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比美國多 30%——但他們獲得計算資源的機會有限阻礙了發展。建設大規模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旨在解決這個問題并啟動整個歐盟的人工智能行業。
盡管公眾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該項目的規模和可持續性仍然存在問題。勃魯蓋爾的 Bertin Martens 指出,雖然歐盟已承諾提供納稅人資金,但尚不清楚公共部門將對該項目投資多少。此外,即將推出的數據中心的規格尚不清楚。雖然歐盟可以通過與美國的貿易協議獲得英偉達 GPU 和其他先進的人工智能加速器,但Bertin Martens指出,獲得硬件只是一個開始。
此外,Bertin Martens 指出,運營這些數據中心并利用它們創建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產品需要商業模式開發、周密的規劃以及私營公司的興趣。因此,歐洲的人工智能建設可能會循序漸進,以避免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