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最新文章 英偉達對華特供版RTX 5090D發布 英偉達對華特供版RTX 5090D發布:AI性能縮水29%,定價16499元 發表于:1/8/2025 聯發科與英偉達合作為個人AI超算設計GB10超級芯片 聯發科與英偉達合作為個人AI超算設計GB10超級芯片 發表于:1/7/2025 超過千家中企將亮相CES2025 作為全球科技創新和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全球消費電子展(CES)在中國又被譽為“科技春晚”。1月7日至10日,以“DIVE IN”(沉浸)為主題的CES 2025全球消費電子展將盛大開幕,超過15萬名行業參與者和4000多家參展商將齊聚美國拉斯維加斯,展示最前沿的創新成果。 發表于:1/7/2025 AMD芯片成功進入商用PC領域 AMD開始為戴爾商用PC芯片供貨了。 當地時間1月6日,根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芯片制造巨頭AMD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展會上發布了新一代處理器,AMD的高管表示,這些處理器將使基于AMD芯片的個人電腦成為運行人工智能軟件的最佳選擇,更重要的是,戴爾已經決定在部分面向企業客戶的計算機中采用這些芯片。 發表于:1/7/2025 德施曼智能鎖“珍寶守護計劃”正式收官 德施曼Shotax哨兵貓眼,守護六大博物館,守護994642件珍寶,以科技串聯古今,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了科技創新之力。 發表于:1/7/2025 英特爾宣布不會放棄和關閉旗下獨立顯卡業務 1月7日消息,據外媒Theverge報導,英特爾臨時聯合CEO Michelle Johnston在CES 2025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我們非常重視獨立顯卡市場,并將繼續朝這個方向進行戰略投資。” 發表于:1/7/2025 TCL發布新一代類紙屏技術NXTPAPER 4.0 TCL 新一代類紙屏技術 NXTPAPER 4.0 發布,首發手機、平板新品亮相 發表于:1/7/2025 首款Intel 18A制程芯片亮相 1 月 7 日消息,在今日的英特爾 CES 2025 演講中,英特爾臨時聯席 CEO Michelle Johnston 宣布,首款 Intel 18A 制程芯片 —— 英特爾 Panther Lake 處理器將于 2025 年下半年發布。 發表于:1/7/2025 2025年Arm PC市占率仍只有12% 1月6日消息,雖然有搭載蘋果M系列處理器的Mac PC的助力,以及高通積極通過驍龍X系列處理器拓展PC市場,但是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稱,2025年基于Arm架構處理器的PC僅占整個PC市場出貨量的12%。 發表于:1/7/2025 蘋果A系列芯片10年晶體管數量增長19倍 蘋果A系列芯片10年晶體管數量增長19倍,成本增長2.6倍! 發表于:1/6/2025 繼蘋果后 聯發科也因造價太高今年放棄2nm 1月6日消息,聯發科天璣9400和8400系列已經陸續登場,目前全大核的策略效果出眾,整體效果備受好評。 目前聯發科已逐步將重心移向開發下一代天璣9500芯片,相關芯片將于今年末至明年初亮相。 需要注意的是,最初聯發科計劃相關芯片采用臺積電2nm工藝制造,但考慮到相關工藝價格高昂,且蘋果同樣將在M5系列芯片中引入相關工藝占用產能。 因此,聯發科出于成本和產能考慮,選擇N3P工藝制造天璣9500,也就是第三代3nm工藝。 發表于:1/6/2025 微軟發布2025年六大AI預測 1月6日 微軟在2025年對人工智能(AI)的未來做出了六項重要預測,包括AI模型將變得更加強大和有用、AI Agents將徹底改變工作方式、AI伴侶將支持日常生活、AI資源的利用將更高效、測試與定制是開發AI的關鍵、AI將加速科學研究突破。 發表于:1/6/2025 TDK將推出新三代硅陽極電池 1月6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稱,蘋果iPhone的電池供應商——TDK今年將推出第三代硅陽極電池,以應對端側人工智能(AI)所帶來日益增長的功耗需求。 TDK社長齋藤升(Noboru Saito)表示,該公司計劃今年夏季末開始量產第三代硅陽極電池。雖然硅電池雖然制造上較為復雜,但相較于傳統電池能量密度更高。目前,大多數主要中國大陸手機制造商已陸續采用這種電池,齋藤也看好未來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發表于:1/6/2025 三星推出第四代QD-OLED電視面板 1 月 5 日消息,全球最大的 OLED 面板制造商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發布了其最新一代 QD-OLED 電視面板,并計劃在下周于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ES 2025 展會上進行展示。據悉,三星第四代 QD-OLED 面板的峰值亮度超過 4000 尼特,較上一代產品的 3000 尼特提升了 30% 以上,成為目前市場上亮度最高的 OLED 面板之一。 發表于:1/6/2025 天翼智庫發布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十大趨勢展望 2024年,在資本和政策大力推動下,以生成式大模型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多模態大模型、COT、端側大模型、AI手機等技術和產品不斷突破,AI+的重塑重構作用持續顯現,同時,人工智能安全問題也引發了社會更大關注和擔憂。面向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會呈現哪些新的變化?有哪些突破值得期待?天翼智庫為您呈現人工智能產業十大趨勢展望。 發表于:1/6/2025 ?…10111213141516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