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摩根大通預測OpenAI未來四年將燒掉460億美元 7月22日 當摩根大通將 OpenAI 納入研究視野時,這家 AI 巨頭的商業前景露出了殘酷真相:未來四年將燒掉 460 億美元(約 3300 億元人民幣),盈利節點推遲至 2029 年。這場看似風光的 AI 革命背后,是燒錢速度與盈利周期的嚴重錯配,正不斷拷問投資者的耐心底線。 發表于:7/22/2025 英偉達對華特供新AI芯片B30四季度出貨 7月21日消息,據供應鏈爆料,英偉達計劃在今年四季度推出新一代對華特供的AI芯片B30,其將集成的HBM更換成了GDDR7,AI性能將比H20低約10%至20%,價格則將低約30%至40%。 發表于:7/22/2025 二十年磨一劍,從站長服務到AI賦能——享聯科技的“不惑”之路 二十年磨一劍,從站長服務到AI賦能 ——享聯科技的“不惑”之路 發表于:7/22/2025 Neuralink首次一天內完成兩臺手術 7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于22日宣布取得重要進展:“本周末我們成功完成了P8和P9手術,首次實現一天內完成兩臺手術。兩位患者目前恢復良好,精神狀態良好。” 馬斯克隨即闡述了這項技術的宏大愿景:“Neuralink將為數百萬人,甚至數十億人帶來改變人生的巨大福祉。想象你的摯愛能夠重新行走,或是患有癡呆癥的父母能夠再次認出自己的孩子。” 發表于:7/22/2025 軟銀與OpenAI分歧致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項目陷入僵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白宮宣布的規模高達 5000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3.59 萬億元人民幣),旨在大力推動美國 AI 發展的“星際之門”項目起步艱難,并大幅縮減了近期計劃。 發表于:7/22/2025 我國已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完成備案 7月2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完成備案。我國人工智能產品涌現引發全球關注,DeepSeek上線不足20天全球日活躍用戶就突破3000萬,登頂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的應用市場,成為全球用戶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截至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2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9.7%;60歲及以上銀發網民規模達1.61億人、農村網民規模達3.22億人,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發表于:7/22/2025 曝英偉達H20清庫存后將不再重啟生產 7月20日消息,據報道,NVIDIA已告知中國客戶,H20芯片的供應有限,并且公司不打算重啟生產。 近日NVIDIA公開宣布,H20芯片已經獲得美國的批準,將重新恢復對中國廠商供應。 不過最新消息顯示,由于美國4月的銷售禁令,NVIDIA取消了在臺積電預訂的制造產能,導致H20芯片的供應有限。 發表于:7/21/2025 商務部關于英偉達H20芯片解禁答記者問 據商務部網站7月18日消息,有記者提問稱:近日,美方有關官員表示,美批準向中國銷售英偉達H20芯片是中美經貿談判的一部分,目前華為等中國企業已經生產了等效芯片,美方不希望中方實現國產替代。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發表于:7/21/2025 中國聯通發布全球最長距離大模型異構混訓成果 7月19日,在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聯通研究院聯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合作伙伴,正式發布了全球最長距離大模型異構混訓試驗成果,向業界展現了中國聯通在智算網絡關鍵技術領域的里程碑,為智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范式。 發表于:7/21/2025 優必選拿下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最大采購訂單 7 月 20 日消息,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 7 月 18 日發布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公示》顯示,優必選科技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9051.15 萬元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這是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中標金額最大的采購訂單。 優必選在 7 月 17 日發布了全球首個會自主換電的人形機器人 Walker S2,并計劃今年交付 500 臺工業人形機器人投入到智能制造產業。 發表于:7/21/2025 軟銀宣稱部署10億個智能體釋放出了什么信號 7月17日 在科技圈,沉寂頗久的孫正義又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最近,他公開表示,打算在今年于軟銀集團內部部署 10 億個 AI智能體,還要給這些智能體設計專門的操作系統。此語一出,業界紛紛側目,孫正義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要搞清楚孫正義的意圖,先得明白 AI 智能體是何方神圣。簡單來說,AI 智能體就像是一個個具備自主學習和決策能力的 “數字小助手”,能按照設定的目標,自己思考、行動,還能創造新的智能體。比如,用戶只需下達任務指令,OpenAI 在今年 1 月發布的 AI 智能體 Operator,就能自主執行工作。基于 o3 模型的 AI 智能體 Deep Research,可用于知識工作,實現日常任務自動化,像生成財務報告、起草文件和管理客戶咨詢這類工作,它都能輕松應對,讓專業人員得以把精力集中在更具創意和戰略性的決策上。 發表于:7/21/2025 基于混合粒度全局圖的多標簽文本分類方法 多標簽文本分類旨在為每個文本實例分配多個標簽。傳統多標簽文本分類方法通常依賴于粗粒度的特征表示,忽視了文本中多層次、多尺度的語義信息。為了解決該問題,提出一種基于混合粒度全局圖的多標簽文本分類方法,通過MHA提取細粒度的文本特征,捕捉詞與標簽之間的交互信息,同時使用BiLSTM提取粗粒度的文本特征。隨后,通過門控融合機制將兩種特征融合得到具有多層次語義的混合粒度特征。將混合粒度詞表示、文本和標簽作為節點構建全局圖,并通過圖卷積網絡處理全局圖以進行分類。在AAPD、RCV1V2兩個數據集上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有效提升模型性能。 發表于:7/18/2025 自我革命的恐懼是否將導致蘋果的柯達時刻? 半個世紀后,當我們揭開這面被塵封的鏡子,把目光投向蘋果帝國時,一個問題開始浮現: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蘋果是否正經歷它的“柯達時刻”? 發表于:7/18/2025 中國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過50% 位列全球最高 7 月 18 日消息,2025 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于 7 月 15 日在長春順利召開。本屆大會以“新質引領智創未來”為主題,邀請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及高校專家、企業代表參加。 規模化應用的窗口期。 發表于:7/18/2025 蘋果大模型團隊AI專家接連被Meta挖走 北京時間7月18日,據彭博社報道,在挖走蘋果AI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后不久,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旗下Meta又從蘋果招募了兩名關鍵AI研究員。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社交網絡巨頭已聘請馬克·李(Mark Lee)和湯姆·甘特(Tom Gunter),為其超級智能實驗室團隊工作。知情人士稱,馬克·李在近日離開了蘋果,已開始在Meta工作。甘特將在不久后入職。 發表于:7/18/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