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萬物互聯的靈鷲山,取經的華為

萬物互聯的靈鷲山,取經的華為

2020-05-21
來源:與非網
關鍵詞: 靈鷲山 華為 AI

  科技動態總是浮光掠影般飄過,有時候只有在回憶中,我們才能發現所經歷的變化全貌。

  比如說,我們回憶一下近幾年的科技熱點,會發現大量線索最終都收束到了人機交互這件事中。無論是 AI 技術的崛起、5G 商用的到來、IoT 硬件用戶的日益增長,還是中美之間的種種科技波瀾,似乎最終都會把壓力釋放到軟件操作系統和人機交互能力上。

  我們見證過鼠標鍵盤和 Windows 的一統江湖,也經歷了移動終端和 IOS、安卓的崛起。而在移動終端走入 5G 時代,IoT 設備持續升級的今天,行業內外似乎又一次嗅到了山雨欲來的味道。

1.jpg

  而在這場軟件交互迭代的大潮里,華為的角色和路線尤其受到關注。這無疑因為實體清單事件之后關于操作系統的種種紛爭,同時也來自華為在消費者終端層面,給出了中外眾多廠商中,差異化最明顯的商業戰略和技術路徑。

  商業層面,也就是近兩年開始為大眾所知的華為智慧全場景 1+8+N 布局;而在技術層面,最突出的則是華為從去年開發者大會的鴻蒙和 EMUI10,以及最新的 EMUI 10.01,用以構筑核心差異化的分布式技術理念。

  分布式,這個技術詞匯在今天聽來依舊有些遙遠和陌生。但如果我們拆開它的內核,卻會發現這條技術路線從誕生、確立到公布,以及終極的技術愿景,都充斥著濃郁的現實觀察和用戶情懷。

  我們都知道萬物互聯時代最終會來,但誰也無法肯定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到來。我們是等著它成真,還是用雙手將它帶來?整理華為和 EMUI 的故事時,我突然發現竟有幾分西天取經的神韻。

  IoT 那座靈鷲山

  我們先整理一下這個故事的大背景。

  事實上,歷史上每一次軟件操作的更新,都與硬件能力的溢出息息相關。當計算和存儲能力可以被集成在微型計算機里,PC 操作系統和交互方式應運而生;當移動處理器與無線網絡達成一定標準,移動端的 APP 模式與操作系統隨之誕生。

  如今我們之所以越來越重視軟件操作系統的創新,原因在于硬件能力又一次發生了溢出,而且情況比歷史上更加復雜。之所以行業內外普遍篤信下一個時代是物聯網時代,并不是因為有某種手機、PC 之外的名叫物聯網的硬件將要崛起。而是我們身邊硬件在不可逆地越來越多,而且它們各自都具有聯接網絡、本地計算、本地存儲和人機交互的能力——每一個硬件都是 IoT 硬件。IoT 無所不在,這是幸福的未來,同時也是一場考驗。

  智能手表、TWS 耳機、平板電腦、電子墨水閱讀器、游戲機,以及電視、PC、手機、各種家用智能設備。我們已經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列出來一份身邊硬件的漫長清單。同時我們還在添置各種關于孩子教育、著眼于老人健康,或者用于專業化工作的硬件。

2.jpg

  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結果就是硬件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操作越來越復雜,數據存儲更加雜亂,每個硬件被深入打開的機會越來越少,硬件之間的界限也在帶來更多不便。而就像歷史上每一次硬件能力溢出一樣,硬件的趨勢不可逆,那么帶來的問題要交給軟件去解決。

  如果說,觸碰和 APP 模式帶來了移動終端時代“單硬件,多功能”的變革;那么 IoT 時代,我們需要的或許是多硬件的能力集成。能不能把生活中的各種硬件整合為一個整體,至少打通硬件之間的能力界限呢?

  早在 2016 年 5 月,華為負責基礎軟件的團隊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那時候沒有美國帶來的種種麻煩,也沒有如今火爆的 IoT 市場。但是穿越這幾年時間,技術與產品的邏輯是一脈相承的。就像玄奘法師決定西行求取真經的時候,他不知道這一路是坦途還是九九八十一難,但他眼里有些東西是明確的。

  金箍棒和七十二變

  四年前華為在思考智能手機未來的下一跳是什么的時候,就逐漸明確設備間的互助協作將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向,而分布式技術就是基于這個方向應運而生。經過內部漫長的研判與消化,最終華為默默將其設置成解決打破硬件之間限制難題的答案,也是華為面向后移動時代的軟件路線基礎。

  去年 8 月 9 號,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博士,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了 EMUI10,這個版本的 EMUI 最特殊的一點在于它正式對外展露了華為的分布式技術。分布式一登場就成為 EMUI10 的核心部分,也讓這種技術毫無停留在 PPT 里的時間,就讓登場就走到了用戶的聚光燈下。

  王成錄博士在當時說,這是打開 IoT 世界的一把鑰匙。

  熟悉計算機的朋友應該對“分布式”的概念并不陌生。分布式是相對于傳統計算機的集中式而言,也就是將硬件能力或軟件組件分布在不同的網絡計算機上,并且通過集合的方式共同對外提供服務,多臺計算機共享統一的硬件池和軟件系統。這樣做的優點是,可以更有針對性、低成本的處理彈性任務和并發式訪問,增強計算系統的可伸縮性。其實,分布式并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一種技術方法與技術邏輯。而且它早已來到了你的身邊,比如很多網吧就是典型的分布式計算機群。

3.jpg

  但是在華為之前,從來沒有哪家公司考慮將分布式的理念,帶入到不同的消費硬件中。想想也知道,手機和 PC、耳機、手表之間的區別何止千萬,感覺根本沒有搭建分布式的通道。而正因為看上去不可能,分布式技術變成了華為在軟件操作領域震驚行業內外的一記金箍棒。

  在華為的判斷里,隨著無線網絡環境不斷優化,數據質量傳輸的效率一定會進一步增長。借助這個基礎條件的改變,華為可以將不同品類硬件之間,通過多種硬件虛擬化技術進行打通,組成一個全新的“物理設備”。用戶最終可以在某個特定場景,呼喚手機、PC、穿戴設備等等硬件,在同一時刻提供組合服務。就像手機里攝像頭、處理器、屏幕可以同時工作一樣,不同設備也可以變成同一部“手機”,只是它們物理上彼此分離而已。

  其實我們看看所有科幻電影和科技公司的宣傳片,描繪的未來都是統一的:人類可以用手表、汽車,甚至眼鏡來打電話;說句話可以遠程指揮冰箱或者打印機;空調可以根據人類體溫調節冷熱;智能系統能實時檢測和體系用戶的健康狀況。

  然而與科幻電影和科技宣傳片不同的是,華為決定真的嘗試打造這樣的未來。當然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首要任務是華為要做好各項基礎軟件工作,讓多設備的人機交互真的發生“七十二變”。為此,華為在軟件領域探索了分布式軟總線技術、硬件虛擬化技術,尤其是海量硬件能力模塊的解耦,以及不同硬件編程語言的打通,讓華為筑起了分布式技術的地基。

  當基礎已經具備,華為關于軟件未來的判斷,也就從 EMUI10 的馬蹄聲中,踏上了漫漫取經路。

  取經之路

  大眾會好奇的下一個問題,是華為的這場宏大遠航,到底是一個長期愿景,還是朝夕力爭的產業現實。

  相信這個問題只能用實際行動來解答。在 EMUI10 中,用戶已經見到了跨終端的交互能力。比如在手機通話的同時,使用無人機的攝像頭功能;比如將華為手機上的文件,通過“一碰傳”功能在電腦上進行修改。

  以 EMUI10 作為基礎坐標,我們可以看到隨著華為 P40 系列公布的 EMUI 10.1 版本上,分布式技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從產業視角上看,重點在于時隔半年的提升速率,證明了分布式技術已經成為華為在軟件系統中的升級主線,并且展現出了可觀的創新幅度。

  在 EMUI 10.1 的分布式技術中,有以下幾項具體升級:

  華為手機、智慧屏、PC 之間實現暢連功能,這背后實際上是分布式系統的應用。

  手機和 PC 之間的辦公協同升級。在 EMUI10 的基礎上,新的辦公協同首次實現了分布式文件協同和分布式數據庫的商用,打通了數據在多設備之間的流動。比如基于分布式圖庫,用戶可以在同一個設備中查看不同設備中的圖片,避免了找圖片傳圖片的麻煩。

4.jpg

  備受矚目的 HiCar 到來。在華為的分布式體系中,可以將車機直接與手機通過硬件虛擬化相聯,既保留了車機的差異化能力構建,同時也讓手機與車機間實現了無縫切換,從另一種角度推進了車機的標準化統一。

  可以說, 從 EMUI10 到 EMUI 10.1 完成了從分布式系統的基礎,到分布式文件、分布式數據的關鍵能力演進。不僅直接在軟件層面增強了華為全場景設備的體驗競爭力,同時也清晰展示了關于“分布式”這件事,華為到底在怎么做,未來會做到什么程度。

  幾時回長安?

  眺望萬物互聯的未來,我們會有兩件事非常好奇:一是到底什么時候能體驗到暢想中的那種多硬件協同服務,處處充滿智能的體驗;二是消費者什么時候愿意為新的 IoT 交互方式埋單,造就像智能手機時代那樣壯觀的消費市場?

  關于未來,華為希望接下來的劇情是這樣的:

  · 給開發者無窮多的想象力

  分布式技術的未來在于生態,這跟華為今天在打造的 HMS 體系需求不謀而合。無論你說這是華為的遠見還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目前情況確實是軟件重新定義生態的戰略契機正在打開。只有抓住這個技術變遷的機遇,華為才能走向消費終端真正的勝利。

  為此,華為已經基于分布式技術,構建了完整的開發者賦能體系,力爭讓更多開發者基于分布式技術創造全新的軟硬件體系。華為將分布式系統生態開放分為南向和北向。

5.jpg

  南向是利用華為分布式技術以及相關 SDK,完成與華為生態互通互聯的硬件廠商。華為會盡量將適配能力解耦到所有可能的硬件模塊。這樣各種硬件在接入華為的分布式體系中時,都可以找到自身硬件全新的價值,通過分布式能力的合縱連橫, 來獲得用戶價值的無成本提升。北向則是利用分布式技術完成 APP 開發的應用開發者。分布式技術解決的多硬件問題,打破了過去 20 年移動產業基礎的開發規律和產業邏輯,自然也就帶給開發者以巨大的創新機會。用軟件開發去重新定義產品和能力,相信這是目前同質化嚴重的應用開發中,從業者最喜歡獲取的機遇。

  · 用戶在一個偶遇后,感覺愛上了

  毫無疑問,分布式技術的最終落腳點還在用戶。畢竟分布式技術要融合多設備、多場景來體現價值,而具體到每位用戶的設備構成和場景需求都是不同的。而且相比于外觀和性能經驗的硬件,軟件能力先天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需要用戶去體驗和認同,甚至在前期度過一定的磨合期,才能真正認同它的價值。

  面對這個問題,華為的契機在于分布式生態和應用,能夠解決生活中切實的問題。比如手機和智慧屏之間的一次通話;某次辦公中緊急情況下手機和 PC 的聯動;穿戴硬件和手機合作,發現了親人的某個健康問題;家庭 IoT 產品和監控設備,從某次意外中保護了孩子。這些瞬間會積少成多,在某個不經然的瞬間與用戶相遇。那時起一位用戶就會習慣甚至愛上分布式的世界,并且化身一款分布式口碑傳播器。

6.jpg

  而就目前來看,暢連等功能的用戶增長非常快,手機和智慧屏之間的互動,改變了很多家庭對于客廳設備的定義和需求。王成錄博士認為一到兩年間,軟件帶來的改變就會顯現出來。

  毫無疑問,對于分布式技術解決多設備難題這件事,華為踏出了一步面向無人區的探索。而且在踏出之后的半年,華為沒有慢慢試探,而是一路跑了過去。當然,這樣的行為與來自大洋對面的壓力息息相關,與華為面臨的與安卓體系脫鉤,構建 HMS 生態的緊急任務息息相關。但是也該承認,IoT 時代是最符合技術邏輯發展的下一個產業周期,業內卻并沒有公司去大踏步探索和構建這個未來。華為的取經路,或許有不得已的成分,但也有內在的判斷和洞察,有高懸在遠方的未來。

  那句有點中二的老話說——有些事總要有人做的。

  為了讓分布式系統成真,華為基礎軟件團隊做的第一件事,是歷經多年,全貌將整個系統解構成數千個模塊,保證了不同 IoT 設備擁有可溝通的分布式統一語言。那些年里,做這些工作的人回到家中,應該想的并不是“實體名單”,而是會最終編制出一個怎樣的未知世界。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忍,只有闖到未知中,才能有那一絲絲生存權。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美好,讓我們有機會去未知的世界里看看。

  如是我聞,路在腳下。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片免费视频 | 经典三级第一页 | 日韩成年人视频 | 欧美精彩狠狠色丁香婷婷 | 欧美日韩三级 | 欧美日韩视频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 欧美 |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 天天夜天天干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篇小说 |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 久久4k岛国高清一区二区 | 插插天天 |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v | 日韩一级黄色毛片 | 免费二级c片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 欧美丝袜老师 | 高清一区在线 |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舔 | 另类异族videosex太狠了 | 欧美综合色另类图片区 | 美国伊人网|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 天天干天|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 日韩一页| 欧洲在线 |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高清观看 | 天天干夜夜操美女 | 伊人网久久网 | 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 黄色毛片在线看 |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免费 | 日韩免费精品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 免费看h片网站 |